台灣哲學學會

變化中的心靈景觀:歐洲與東亞視角中的靈魂、自我認識和意識(1450-1650)

活動日期:2023-06-01
~2023-06-03

「工作坊資訊」

變化中的心靈景觀:歐洲與東亞視角中的靈魂、自我認識和意識(1450-1650)

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哲學之間看似有一斷層,但近年的研究指出,這兩個時代之間存在許多連續性。 例如,亞里士多德《靈魂論 (De anima)》中的知覺和心智理論不僅對中世紀關於靈魂、自我知識和意向性等問題的辯論產生了長遠的影響,而且通過經院哲學的中介,為笛卡爾的革命性哲學計劃提供了基礎。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有趣的是,亞里士多德《靈魂論》的中心思想通過《科因布拉評注》(Coimbra Commentaries) 已經在 1624 年引入東亞,並出現在畢方濟的《靈言蠡勺》與艾儒略的《性學觕述》中。從那以後,東亞的學者和哲學家一直在爭論與靈魂、自我認識和意識有關的問題。當時佛教關於人類能動性的概念往往強調自我和世界的虛幻本質,這正好與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的本質和功能的想法相映成趣。 本次工作坊中以柏林洪堡大學的多明尼克.佩勒(Dominik Perler)教授訪問台灣為契機,重新反思歐洲和東亞在靈魂、自我知識和意識觀念方面的異同。 我們討論的問題將包括:東亞哲學如何從中世紀過渡到早期現代?這兩個哲學世界如何理解靈魂的各種能力?將亞里士多德的實體概念與佛教的實體概念進行比較有意義嗎?東亞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接受在什麼程度上被佛教和新儒學的論述(包括神明、魂魄、心性等概念)所塑造?佛教和新儒學觀點的支持者與新引入的亞里士多德思想的支持者間存在哪些爭議?這些問題在今都具有什麼哲學意義?

工作坊旁聽名額有限,有興趣者請寄信予馬愷之教授報名參加。

📍發起人

馬愷之 (政治大學) marchal@nccu.edu.tw

謝昭鋭 (政治大學) platotse@nccu.edu.tw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二樓330222哲學系系圖書室

📍日期

2023年6月1-3日下午3點到晚上8點35分 (台北時間)

📍詳細議程內容請見:https://drive.google.com/……/1DE2iN0sCpA……/view……

2025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徵稿啟事

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2025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徵稿啟事

~ 2025 年09 月1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Project-4.jpg

政大出版社講座情報

活動日期:2025 年02 月04 日
~ 2025 年02 月09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Inaugur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

[Call for Papers] Inaugur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31 日
~ 2025 年03 月31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Project-3.jpg

輔仁大學哲學系

《寬容與正義》學術研討會徵稿

活動日期:2025 年12 月12 日
~ 2025 年12 月13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
梅謙立20250120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演講】晚明的佛耶相遇:1643–1644 年成都衝突之新見

活動日期:2025 年01 月20 日
~ 2025 年01 月2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
李相益2025011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演講】退溪、栗谷性理說的再反省及新理論的建立

活動日期:2025 年01 月14 日
~ 2025 年01 月14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