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與力」系列線上讀書會敬邀各校老師、同學以及有興趣者共同參與、討論。
相關問題與資訊歡迎以下列 email 聯絡。
主題:
「起源與力」系列讀書會(一):萊布尼茲《動力學提要》(Specimen Dynamicum)
形式:
線上讀書會。由導讀者報告,逐字逐句閱讀討論
導讀人:
劉俊法
目前人員:
劉俊法、黃麗綺
時間:
2024/03/01 開始,每周五 10:00-12:00
聯絡人:
呂俊傑 (neoloi1999@gmail.com)
介紹:
不滿足於 17 世紀流行的,被動的機械世界觀,萊布尼茲 (G.W. Leibniz) 自年輕時就嘗試從理論上建立一主動的,自身積極能動的世界體系。從早期吸收霍布斯 (Th. Hobbes) 建立在人欲上的 conatus (欲求力) 概念開始,而後積極在外派巴黎時期,向惠更斯 (Ch. Hyugens) 學習新時代的數學與物理學,最後終於於 1686 年左右,迸發出以「力」(vis) 這一概念為核心,結合形上學與物理學,構建一符合時代,理解世界秩序的新理念。在形上學層面,新的實體觀念,不再支持笛卡兒學派以延展 (extensio) 做為物質實體的根本屬性,而是肯定必須有一源自自身的力量,使得實體得以開展。這一源自於實體自身的力量,萊布尼茲後來漸漸用 appetitus (欲求) 來稱呼它。在物理學層面,萊布尼茲積極論證笛卡兒學派以「運動量」(quantitas motus) 來定義碰撞力的不合理,並提倡建立一門獨立的新學術,萊布尼茲將它命名為Dynamica (動力學),以徹底揭發物質內蘊的動力層面,而不僅只是迄今為止,靜態而抽象的在物質中尋找數學原理。這一於物理層面的物質力,萊布尼茲稱其為「活力」(vis viva),以有別於笛卡兒學派及牛頓學派那些單純在數學計算中定義的力概念,並同時說明它自身的積極性。這一努力造成後繼科學家們對定義力度量的分歧,繼而在 18 世紀爭論了很長一段時間 (Vis-Viva-Controversy)。
萊布尼茲自身作為肇始的提倡者,針對動力學的建立,其實並沒有成功撰寫一清晰深入的專著,以做為這門新學科的典範。原因一方面在於萊布尼茲對各領域的深入涉獵,這不僅是在理論學術層面的廣泛涉獵,更同時具有實踐活動上的多重任務:政治上的,宗教事務上的涉入,使他無暇完成這一工作;另一方面,同時還有他對學術的嚴肅使命感,使得許多學術著作即使歷經數年不斷修改,最後仍然未達他所認定的公開出版標準,《動力學》不過又是他眾多遺稿中的一例。不過即使如此,鑑於這一工作的迫要性,萊布尼茲於1695年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部分命名為《動力學提要》(Specimen Dynamicum) 的論文,以說明這一貫穿實體形上本體層面及物理現象層面之力概念的重要性,並同時以一取樣看範本 (specimen) 的方式,嘗試說明這一學科的核心訴求,以及它應該朝著什麼方向來建立。研讀本論文有助於理解萊布尼茲所認知的力概念。對萊布尼茲而言,物理學做為一門描述真實物理現象的學問,它緊密的聯繫於形上的世界本體。也因此對力概念的界定,不單純是由數學計算可以決定的,對力度量的爭議也不是在命名問題上討價還價的無謂語詞之爭。如果萬物皆如萊布尼茲所見,不外是整體宇宙中一面面活生生的鏡子,那麼這一源自自身的「活力」就必須是真實而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