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獎】
陳宜蓁(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指導老師:黃雅嫺
論文摘要: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笑》(Le Rire. Essai sur la signification ducomique,1900)是哲學史上第一部以笑為主題的哲學著作。書中延續了他在先前的著作《時間與自由意志》(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1889)和《物質與記憶》(Matière et mémoire,1896)中建構之概念體系,提出了一套與人的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緊密相關的幽默理論。
然而該理論在面對現代的喜劇與逗笑事物時,會遭遇兩個明顯的問題,其一為柏格森指出之笑的特徵:「笑聲依賴純粹的智性意識,而不能帶有情感」,其二為笑的社會作用:「笑聲是社會群體對於離群個人擺出的制裁式姿態」。以激起情緒、引導觀眾情感為目的之喜劇和逗笑事物,在現在的喜劇與笑話中相當常見,其中笑聲對於被取笑者的姿態比起制裁,更有可能被解釋為一種同情式的姿態。以文學評論家James Wood 所提出的世俗同情式的笑聲為啟發,我們認為柏格森所研究的制裁式笑聲與現代的幽默笑聲有著承先啟後的關係,而可以透過對於柏格森的理論基礎的探究,進一步對柏格森所提出的理論進行擴展。
本文先後透過 Mark Sinclair 和 A.R. Lacey 對於柏格森之《笑》的分析,Stephen Crocker、Simon Critchley、Ian Wilkie 與 Natalie Diddamsb 對於《笑》的詮釋和發展,同時透過柏格森在《笑》之前出版的兩部著作中,提出的有關感知與意識、美感與同情等概念,來解釋並延伸柏格森在《笑》中提出的理論。以此在柏格森原先的理論基礎上,解釋現代幽默喜劇如何透過同情作用的加入改變笑的姿態,進而產生兼具智性與情感意識的笑聲。
獲獎理由:
掌握柏格森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本論文展現了對柏格森作品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其著作《笑》中的核心思想,並深入探討笑在精神與身體之間的辯證關係。作者結合柏格森的其他重要思想,進一步分析笑作為社會現象的哲學意涵。
敏銳的批判與辯證思維:論文不僅展示了對柏格森思想的深入研究,還對柏格森的概念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反思與批判。特別是針對當代喜劇情境,論文質疑柏格森對情感抽離的主張,並探討情感加入笑的可能性及其對社會進化的影響。
議題新穎且具時代性:作者巧妙地將柏格森的理論與當代媒體中的搞笑現象結合,並提出新穎且具個人特色的議題。這種結合理論與現實的研究視角,使得論文不僅具哲學深度,亦對當代社會現象提出了反思。
嚴謹的學術分析與豐富的文獻掌握:論文在文獻的引用與討論上展現出極高的水準,能夠精確地運用柏格森研究和評論,並透過清晰的論證進行多層次的分析與辯證,表現出作者優秀的文本閱讀與分析能力。
具實用性的社會介入:論文不僅是對哲學思想的探討,也呼應了當代社會現況,進行具實用性的研究討論,具有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價值。這樣的研究不僅對學術界有參考意義,亦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具反思性的建言。
綜合以上理由,本論文具有高度的學術價值與實用性,推薦其作為研究與反思的參考資料。
獲獎感言:
很榮幸這篇論文可以獲獎,感謝台灣哲學學會和南海文教基金會給予這份榮譽。非常感謝黃雅嫺老師的教導和支持,還有口試委員楊尹瑄老師和潘宜帆老師的肯定。這篇論文的主題可能不是哲學傳統上關注的核心問題,但結合柏格森的其他理論,讓我有機會透過滑稽到幽默的變遷,思考認識理論和社會認同、大眾文化之間的可能關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