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哲學學會

【2023年台哲會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獲獎報導:優秀獎劉鎧銘《論先秦儒家的禮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優秀獎】


論先秦儒家的禮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劉鎧銘(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指導教授:王華

論文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是說明先秦儒家禮治思想對倫理價值的重視,以及由禮所建構的倫理價值如何在當代政治問題中產生作用。本論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論述禮與政治治理之間的連結,以及禮治思想對當代政治問題提供的思想資源。這部分主要以荀子思想為主軸,分析在治理議題上,禮的倫理價值如何穩固社會基本結構。進而指出,荀子的禮治思想可對當代公共問題有所助益,尤其是在公民美德的議題上,其思想能夠增進公民之間的相互性認可。第二個部分則討論禮的當代重構。在這個部分,筆者將處理政府在當代應如何推廣禮,以避免產生意義弱化與關係變質的反效果;論述上以禮教僵化與刑律化議題作為起點,提出政府應以輔助的方式促成禮的當代實踐。在確立政府的角色後,筆者則以儒家與權利的兼容問題為主,說明權利在夠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個人受不良關係的危害,以及在更積極的意義上輔助禮的當代重構。最後,筆者主張,藉由倫理關係的穩固進而產生良好的相互性關係,可以幫助公民理解到共同生活的意義,並將他人納入自身的行動考量之中。

獲獎理由:

本論文主要處理先秦儒家的禮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換言之本論文應該有兩個重點:(1)先秦儒家的禮治思想為何?(2)它在什麼意義下具有現代意義?

本論文企圖活化先秦儒者荀子的政治哲學理念,指出荀子禮治在當代政治哲學的價值與實用性,在儒家被污名化相當嚴重的今日具有甚大意義。此外,作者的努力可以與近年臺灣熱議的公民哲學的理念相符,即重新框設(框束)(reframing)傳統智慧,讓諸如儒學這種實踐智慧進入當代的民主價值與論述中。論文的嘗試可以讓民主與傳統文化接軌,化解「民主制度是無根的舶來品」的說法。

從論文的分析當中,讀者可看出作者對於中西政治哲學有紮實與豐富的掌握,這在最近的博士生中鮮見。論文也對眾多議題有相當的討論,例如禮教吃人的問題、批評儒家賢能政治的主張、儒家與權利是否相容的問題,並引用當代新儒家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論嘗試解決倫理與權利衝突的問題。雖然在一些地方論述上,可能因為涉及的問題複雜,書寫還不夠清楚,但是瑕不掩瑜。

獲獎感言:

感謝評審老師對我的鼓勵,讓我有更多的信心去討論更困難的問題。也感謝我的口委老師們,不僅在兩次口考時都給我許多有用的建議,在我撰寫論文其間也不吝給我許多額外的指導。

對於我的指導老師王華教授,只說感謝似乎完全不夠,但在語言與才華的限制下也只能如此。我選擇在一個古老的議題上找尋創新的可能性,有很長的時間我毫無頭緒,王教授花了許多時間與我討論,並且閱讀我許多粗糙的想法;可以說沒有王教授的指導與督促,這份論文基本上無法成型。最後,要感謝政治大學的荒涼、易雨與只為了維持生命機能而存在的餐廳,讓我在博士班的最後一年得以專心寫作。仔細想想,就讀博士班很像是去成功嶺,離開時心想「我的媽R,終於離開了!」但時不時想起當時種種,還是會有些懷念。

2025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徵稿啟事

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2025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徵稿啟事

~ 2025 年09 月1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Project-4.jpg

政大出版社講座情報

活動日期:2025 年02 月04 日
~ 2025 年02 月09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Inaugur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

[Call for Papers] Inaugur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31 日
~ 2025 年03 月31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24 日
Project-3.jpg

輔仁大學哲學系

《寬容與正義》學術研討會徵稿

活動日期:2025 年12 月12 日
~ 2025 年12 月13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
梅謙立20250120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演講】晚明的佛耶相遇:1643–1644 年成都衝突之新見

活動日期:2025 年01 月20 日
~ 2025 年01 月2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
李相益2025011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演講】退溪、栗谷性理說的再反省及新理論的建立

活動日期:2025 年01 月14 日
~ 2025 年01 月14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1 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