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哲會南海碩士論文獎】獲獎報導:佳作獎高程東《何謂尼采的叔本華?——論尼采思想中的狄奧尼索斯之轉化》

【佳作獎】


獲獎人:高程東(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文標題:何謂尼采的叔本華?——論尼采思想中的狄奧尼索斯之轉化


指導教授:宋灝

論文摘要:

本文意於重新審視叔本華在尼采的思想中的地位。相對於意圖把叔本華的影響從尼采的思想中邊緣化的詮釋而言,本文認為叔本華對於尼采的思想之形成具有構成性的意義,並影響著尼采的思想之發展。此尤其以尼采至到其晚期對於叔本華保持著既指責又尊敬的矛盾態度能見其端倪。如是地,本文認為叔本華的身份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因而,我們通過對叔本華身份的多重性的把握,而將之區分為作為哲學學者的叔本華與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前者所指乃是代表歷史地創立出其哲學學說的叔本華本身,亦是尼采的指責所指向的對象,後者所指則是代表作為脫離於學說而成為人類形象的典範的叔本華本身,亦是尼采的敬仰所指向的對象。同一個叔本華的名字下所形成的兩種身份乃是代表兩種不同的意義。在作為一篇「對於叔本華的駁文」的《論道德的系譜》對系譜學的揭示下,本文把這兩種身份分別地視為代表著不同的生命狀態的意義,作為哲學學者的叔本華表現著奴隸的生命狀態,相反地,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則表現著主人的生命狀態。如是地,隨著不同的時期,基於尼采對於不同身份的叔本華之追隨,就會使得那通向於尼采那「人成為其所是」此最大的關懷的狄奧尼索斯概念出現發展上的差異。

因而,在通過系譜學上對叔本華的兩重身份的在尼采思想中的內在意義的差異的揭示之後,本文一方面要在尼采的早期著作《悲劇的誕生》之中揭示著何以以肯定生命而形成的狄奧尼索斯具有著否定生命的意義,此乃是由於對作為哲學學者之叔本華之追隨之故,另一方面則指出尼采以查拉圖斯特拉的話語所揭示出來的後期的狄奧尼索斯之意義乃是奠基於對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之追隨之上。在後者的意義上,查拉圖斯特拉所表現出的乃是對於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的回歸與更新。通過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尼采揭示出通向更高之自我的教育,亦即是由「中心」與「外圍」所相互作用而構成的「活生生地運動的太陽——行星的體系」。在《查拉圖斯特如是說》之中,尼采通過查拉圖斯特拉所提出的權力意志與永恆回歸的關係而補充此太陽系之意義,也因而是超越於《悲劇的誕生》中的舊狄奧尼索斯而表現出超人之意義的具有著太陽本性的新狄奧尼索斯。這樣一來,本文再而指出,在尼采通過狄奧尼索斯式的「成為自己」而完成對教育家的自我冠名之下,他超越於其老師教育家叔本華,並同時亦完成了對其老師的成全。

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9s2827

獲獎理由:

本文系統性地處理尼采前後期思想中叔本華哲學的影響痕跡,很有說服力地證明:前期的尼采追隨了哲學學者叔本華,邁向成熟期的尼采又如何擺脫了叔本華的哲學影響,一方面追隨了教育家身分的叔本華,向他致敬,同時又在方法上超越了叔本華而完成尼采自己的哲學任務。這本碩士論文的優點包括:1. 對尼采前後期著作的重要概念、思想發展均有細緻而精到的解讀。2. 對叔本華哲學的理解相當紮實。3. 對20世紀重要的德法尼采解讀大家,包括:海德格、德勒茲、洛維特都有精闢的分析,並且能得出作者自己精審的裁斷意見,展現哲學思考的優異能力。

要同時準確地掌握叔本華、尼采哲學並不容易,作者下了十足的工夫,文本的解讀相當細緻、深刻。環繞著尼采研究的著名大家,論文中的引述討論也精緻、豐富。尼采、海德格、德勒茲的語言風格、哲學內涵都不易掌握,作者同時駕馭多位大家的能力已超出一般碩士論文的水準。

獲獎感言:

十分感謝台灣哲學學會對於本人論文的肯定。亦十分感謝本人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宋灝教授所提供的悉心教導與支持以及口委楊婉儀教授和劉滄龍教授對於本論文的啟發性的建議,使本人能從書寫初期的發散性的構想之中調節並純化思緒,從而能夠順利完成論文。本論文嘗試將尼采的叔本華之身份問題作為切入點而去為尼采思想的內在轉化提供出一個可能的視野。但是,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亦僅僅是從海德格、德勒茲、洛維特、巴塔耶等先哲對於尼采思想之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發展,故而若沒有前人的努力與成果,本論文亦不可能被本人所完成。另一方面,尼采思想深邃且影響深遠,絕非本論文中的寥寥數語所能概括的,故而若本論文能為現代尼采研究事業起着些微的添磚加瓦之作用,本人便已心滿意足。同時地,對尼采思想之研究亦充滿無限的可塑性以及無限的可能性,單從跨文化的觀點看來,尼采思想如何作用於東方的思想發展等的問題亦足以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故而,誠如本論文的結論所提及般,希望本論文能為未來可能的諸尼采研究之發展發揮着鋪墊的功效。

鄂蘭思想工作坊 - 判斷力與公領域的重構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鄂蘭思想工作坊:判斷力與公領域的重構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4 日
~ 2025 年03 月24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為何而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

為何而動?:即興之哲學與實踐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 2025 年03 月22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修養與行動工作坊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中國哲學中的修養與行動學術工作坊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9 日
~ 2025 年03 月3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Walker2025032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Matthew Walker 系列演講資訊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4 日
~ 2025 年03 月28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Project-3.jpg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演講】《Antiqua et Nova》: 天主教會呼籲 AI 不等同於人類智慧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8 日
~ 2025 年03 月28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游淙淇202503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演講】歐洲與非歐洲之間——反思胡塞爾的觀點【演講】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19 日
~ 2025 年03 月19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