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感官知覺与“自相-共相”的二分

活動日期:2024-05-17
~2024-05-17

講題:感官知覺与“自相-共相”的二分—阿毗達磨論多個事物引發的感官知覺的對象

時間:2024/05/17(五) 16:00~18:0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圖書室 (百年222)+ 網路線上並行(會議連結見報名表)

主持人:李承恩(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報告人:李金承(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碩士生)

評論人:林芳民(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演講摘要:

陳那在 PSV 中提出的“自相-共相”的二分遭到了來自兩段阿毗達磨文本的挑戰。這個挑戰的根源在於如何解釋“多個事物(“多極微”或“多事”)引發的感官知覺”的認識對象不是共相而是自相。本文的目標是考察阿毗達磨文獻自身對於這兩段文本的解釋,以及分析它們與“自相-共相”的二分的關係。1)首先,本文解釋了這兩段文本涉及的具體情形以及不同阿毗達磨文獻對於“多極微”和“多事”之間關係的不同態度。2)其次,針對“多事”的情形,本文論證了,雖然阿毗達磨的解釋以及其他處的文本暗示了感官知覺可能以共相為對象,以及自相和共相的關係具有相對性,但是阿毗達磨實際上還是堅持感官知覺的對象是自相,而且不能是任何意義上的共相。3)基於上述結論,對於阿毗達磨關於“多事”的解釋中的“事自相”和“處自相”概念,本文分析了來自古代注釋和當代學界三種不同的理解,指出它們都是不成立的。4)最後,根據《順正理論》,本文指出多個事物引發的感官知覺的對象就是“多個自相”,但“處自相”不能很好地表達這一概念。本文的建議是,“處自相”概念只是阿毗達磨文獻中的一個失敗的臨時性概念,放棄這個概念更利於解釋阿毗達磨的感官知覺理論。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佛教哲學研究中心

聯絡信箱:nccucbp@gmail.com

贊助單位:佛教傳道協會 Bukkyo Dendo Kyokai

鄂蘭思想工作坊 - 判斷力與公領域的重構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鄂蘭思想工作坊:判斷力與公領域的重構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4 日
~ 2025 年03 月24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為何而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

為何而動?:即興之哲學與實踐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 2025 年03 月22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修養與行動工作坊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中國哲學中的修養與行動學術工作坊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9 日
~ 2025 年03 月30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Walker2025032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Matthew Walker 系列演講資訊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4 日
~ 2025 年03 月28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Project-3.jpg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演講】《Antiqua et Nova》: 天主教會呼籲 AI 不等同於人類智慧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28 日
~ 2025 年03 月28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21 日
游淙淇202503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演講】歐洲與非歐洲之間——反思胡塞爾的觀點【演講】

活動日期:2025 年03 月19 日
~ 2025 年03 月19 日
發稿日期:2025 年03 月15 日